从香港出发,中国彩墨走向国际化

很多人都说,香港是一个东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虽然艺术家、评论者总戏谑称其为“文化沙漠”,但我所见到的中国彩墨画的突破和发展都离不开这座城市。




ecd70378bfa19dd9c925e3b5b1c7fd79.jpg?202011
《香港》  设色水墨纸本  48×45cm  1997年  吴冠中

无论西方的艺术领域如何推广他们的价值理念,想要进入传统的东方大国,需要向本土化靠近,于是,香港有了巴塞尔艺术展、Art Central展会、亚洲当代艺术展等等国际化的顶尖艺术活动。举个例子,对比迈阿密展会、威尼斯双年展等其他国际艺术盛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香港的巴塞尔具有突出的东方特性:华人艺术家和绘画方法风格,这突出表现在“中国彩墨”四个字。


3753b6fa224a0d64c1ba06866e6ca536.jpg?202011
《荷花》  设色纸本  吴冠中  成交价:314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而香港政府和艺术界近年来似乎也意识到“文化艺术”这个思想领域的重要性,前后举办了如“水墨艺博”“全球水墨大展”等专门针对东方艺术市场的大型或计划艺博会。这些活动的设立,不仅给亚洲区受东方审美影响的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在向世界输出东方讲求“气韵”的艺术追求。


cd8da42dba1b77bb9ace4c3438eef263.jpg?202011
《仰望》  设色纸本  94×91cm  2016年  李振明

我曾经看过一段评论:无论是什么艺术,只要他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这个社会所倡导的艺术种类在市场上的价格也与之成正比体现。所以,继承了中国绘画,又吸纳融合西方创作理念,用水墨绘画当下和个人情感的“中国彩墨艺术”,它们的美学观念和市场价格是否也应该被好好理解和接纳呢?


0c0912c31f13ee9c99843c6f1bcaaa5b.jpg?202011
《双鹊图》  设色水墨  120×120cm  1978年  黄永玉  成交价:149万人民币  中国嘉德



中国彩墨的发展

在古代,代表画体或语言样式意义的“水墨”“笔墨”“丹青”等词语在画史、画论中俯拾即是,却不见“彩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水墨画和彩墨画两个新的画种。而彩墨画可以说是20世纪受到西方绘画影响的一种展示时代性的艺术成果。它以“水墨画”为基底,是一种墨、彩交融的语言样式,通过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明快、无拘束。可以说,彩墨画将中国艺术家从纯粹的绘画艺术拓宽到了表达当代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d83c0888116864016ae720405876ca57.jpg?202011
《泼彩荷花》  1981年  张大千  成交价:4280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虽然大家对“中国彩墨”的理解或许有所不同,但总脱离不了“色彩”和“水墨”两个关键元素。传统水墨中无法表现的色彩色调,在彩墨画中可以得到完美的诠释。彩墨将传统技法与西方油画融合,以丰富的用色让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这也是彩墨的魅力之一。


e869970644b847b5a3b7ce19057b08c3.jpg?202011
岭南画派赵少昂笔下的荷花,风格古朴但色彩却不是传统中国画常用

所以在青绿山水之后,彩墨画在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等一大批名家的笔下得以创新。徐悲鸿用素描和古典油画的写实方法来创作;李可染借鉴西画对光线明暗的表现;岭南派高剑父等对日本重彩岩彩的改良……

而以吴冠中为代表的艺术家,对香港的偏爱,使得香港大众接受中国画以及往后发展彩墨之都的理念有很大影响。


b18919a0049776ce4c2e15f8fe8c279c.jpg?202011
《白荷》  设色水墨  林风眠  香港苏富比



彩墨与香港的情缘

除了经常被美术史提及的上世纪中期开始的“现代水墨革新”由台湾和香港向内地延伸之外,吕寿琨、刘国松、王无邪等许多对中国彩墨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都与香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被誉为画坛“鬼才”的黄永玉也曾在香港的报馆做过一段时间的插图绘画。


662744f9205ddf6845298220b06c7df9.jpg?202011
《红荷》  设色水墨  107×104cm  1977年  黄永玉  成交价:149万人民币  中国嘉德

这些艺术家无一例外的都离不开传统水墨的灵魂,又不断接受新的创作理念。刘国松在八十年代初回国做个展时,用独特的画面感,令观众感受到,原来中国画也可以这样呈现。

无独有偶,现为香港美协主席的林天行在90年代也在北京以香港艺术家的身份举办了一次陕北系列的彩墨个展。当时出席的众多画坛大家,如张仃、王镛等都对这位时年三十多岁的新秀香港艺术家的作品表示出极大的肯定。


c5870d4719da12084fdece07cc463233.jpg?202011
《陕北系列之四》  41×48cm  1990年  林天行

随后,林天行在香港举办荷花系列个展,开幕当天,一对年轻的法国夫妇就十分倾心其中的一幅作品。此后连续三天,每日三小时,两人流连幅画作前面,相拥而立,不时低声交谈,仿佛与荷花同呼吸。因为两人蜜月旅行到香港,为了买画,他们甚至缩短了余下的旅程。林天行曾经说过自己是“可以璀璨激烈,也可以宁静淡泊,钟情于极端”,正是读者能从他作品中感受到的精神力量。


6be989e5148e808014c0cd82ec0a9cd0.jpg?202011
林天行与他的“天荷”

2003年非典肺炎肆虐,香港经历了一个恐慌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之下,他最具代表性的“天荷系列”融合西藏圣洁永恒的神山圣湖,诞生了。直至最近,除了社会环境不安,新冠疫情的影响接连给人们带来冲击,新系列“菖蒲”更希望能借着此灵草,斩妖除魔,荡涤天下。这时,观看林天行的新作,一个坚定豪迈的形象在天地间站立着。


c4539b5ccd8d49464f9a3da1ad104f55.jpg?202011
《觉》  水墨设色纸本  45×53cm  2019年  林天行

彩墨表现的是一种结合时代感的东方精神力量延续,正是由于当下社会环境的变幻莫测,最终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所表达的内核才更令艺术作品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彩墨受到市场认可

与传统水墨相比,彩墨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当代彩墨画在拍卖市场的份额比重日渐上升,成交率攀升。

在市场表现上,特别受追捧的是以明清早已作古的艺术大家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作品,比如可以说是故宫镇馆之宝的《千里江山图》,以及早在很多年前拍卖市场上明代董其昌的作品就拍出过千万的高价。


e741d20890f9755dfaa3f61227d2763e.jpg?202011
《黄山松云》  设色纸本  57.5×102 cm  1980年  张大千  成交价:790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在市场上尤其受到藏家喜爱,早在2002年,张大千于1947年以小青绿绘制的《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就以255.2万元成交。2005年,海派名家谢稚柳的《青绿山水通景八屏》以1760万元的天价成交。而现阶段现代彩墨名家的代表作品在拍场上的价格也一路走高。“那些对中国画艺术具有推动力的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成交高价位是理所当然的。”苏富比(北京)总裁温桂华曾表示。


2f953ef0fb1f37c7d534968b7d8daa9e.jpg?202011
《子夜太阳III》  设色水墨  刘国松  成交价:916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著名收藏家郭庆祥说:“中国传统水墨很难让西方人了解,但彩墨可以成为他们了解东方的途径,这种中西汇通的绘画语言可以让全世界看懂。”从藏家的角度去看彩墨作品,不跟风炒作,选择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代表作,把具有艺术价值和思考的作品流传下去,才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27fe1395dabce7e2b42d532ef8206e77.jpg?202011
《幽》  设色水墨  45×53cm  2019年  林天行



Related artist:Lam TianXing
Comments

comments

Post Comment
{{curLen}}/{{maxLen}}
Related Theme

Art Featur

Follow Us
Find the art to express your unique soul with personal consultant.
© 2023 iisuart.com alll right reserved